关于弗洛伊德的三位老师的问题
1、布洛伊尔,奥地利医生,生于维也纳,逝于维也纳。他1863年毕业于维也纳大学,1868年任维也纳大学荣誉讲师,1871年起就当私人医生,1894年,他当上了维也纳科学院的通讯院士。布洛伊尔和弗洛伊德两人均在布吕克指导下受过物理主义和生理学训练;布吕克,科学生理学家,也是机械论的创立者之一。
2、弗洛伊德在理论上的局限潜意识基础论:俗称”人为万物之灵”,这灵就意味着人有语言,会思维,能自觉行动而区别于万物,成为万物之首。如果把潜意识理解为人们为精神生活的一种值得的补充形式与方面,那是无可厚非的。
3、阿德勒的老师就是心理学鼻祖弗洛伊德,他的同学就是著名心理学家荣格,三个人并称为心理学界“三巨头”。
4、弗洛伊德是安娜弗洛伊德、埃里克森、荣格等人的老师。西格蒙德·弗洛伊德是奥地利精神病医师、心理学家、精神分析学派创始人。他开创了潜意识研究的新领域,促进了动力心理学、人格心理学和变态心理学的发展,奠定了现代医学模式的新基础,为20世纪西方人文学科提供了重要理论支柱。
5、弗洛伊德的理论基石在于自由联想和梦的解析,但他那备受争议的泛性论,因其个人的不安全感,一度成为理论攻击的焦点。他与弟子阿德勒和荣格的分歧,不仅在于社会影响的解读,更在于性论的探讨。
心理学的十大代表人物
爱德华·李·桑代克(Edward Lee Thorndike 187031—194009)美国心理学家,动物心理学的开创者,心理学联结主义的建立者和教育心理学体系的创始人。他提出了一系列学习的定律,包括练习律和效果律等。1912年当选为美国心理学会主席,1917年当选为国家科学院院士。
比奈(Alfred Binet:1857-1911)。法国实验心理学家、智力测验的创始人。1857年7月8日生于尼斯,1911年10月8日卒于巴黎。1889年他和同事V.亨利一起建立了法国第一所心理学实验室。1895年在他的倡导下,法国出版了第一种心理学杂志《心理学年报》。费斯廷格(1919-1989)。美国心理学家。
哲学心理学家始祖———苏格拉底,主张“精神助产术”;他的徒弟柏拉图,提出“精神和欲望——两头马车”的理念;他的徒孙亚里士多德,主张通过观察归纳出知识。“我思故我在”———笛卡尔,被誉为当代最伟大的心理学家 建立世界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冯特,他促进了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产生于20世纪20年代的瑞士,代表人物是皮亚杰。观点:“发生认识论”。这一理论主要就是从纵向来研究人的各种认知的起源以及不同层次的发展形式的规律。.人本主义心理学派:人本主义心理学在20世纪50-60年代兴起于美国,是美国当代心理学主要流派之一。以马斯洛、罗杰斯等人为代表的人本主义心理学派。
西格蒙德·弗洛伊德,奥地利精神病医师、心理学家、精神分析学派创始人。1873年入维也纳大学医学院学习,1881年获医学博士学位。1882—1885年在维也纳综合医院担任医师,从事脑解剖和病理学研究。然后私人开业治疗精神病。卡尔·兰塞姆·罗杰斯 卡尔·罗杰斯美国心理学家,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
.冯特:①心理学之父;②构造主义流派代表人物,主张研究意识;③1879年在莱比锡大学建立了第一座心理学实验室。弗洛伊德:①精神分析学派代表人;②潜意识、性欲论、人格三我结构;③遗忘理论:动机说。
迈农人物介绍
1、哲学是回答一般性问题的学说。一般性问题包括:物质、意识、认识、方法、逻辑等。科学是回答具体性问题的学说。具体性问题包括:物理、化学、生物、政治、经济等。在古代,哲学是回答所有问题的学说。如《周易》(周文王)、《道德经》(老子)、《论语》(孔子)等。
2、他是家里两个男孩中的次子,1920 年在哲学家 A.迈农指导下获得奥地利格拉茨大学哲学博士学位。然后受施蒂里亚省政府委托研究学徒的能力测验,并广泛游历,曾赴德国柏林大学心理研究所学习,期间曾听 M.威特海默、W.苛勒和 K.勒温的讲课。1927 年应聘于汉堡大学,成为 W.斯特恩的助手。
3、主要代表人物有A·迈农、英国的G·E·摩尔、B·罗素、A·N·怀特海、S·亚历山大、美国的R·B·佩里、W·P·蒙塔古、E·B·霍尔特等人。新实在论是在反对新黑格尔主义的论战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它承认外部世界和人的认识的客观实在性,但都往往把感觉、观念也看作是客观实在的。
4、约翰洛克(Johe-Locke。1632-1704),是17世纪英国著名的政治思想家、教育思想家,经验论哲学家、古典自然法学派的代表人物。在分权论思想史上起到承上继下作用。
5、但他的思想很快与这些人产生了严重分歧。他反对伏尔泰在日内瓦建立剧院的计划,认为剧院是道德败坏的温床,从而与伏尔泰结怨。卢梭的感性思想与伏尔泰和百科全书派的理性思想形成鲜明对比。从1762年起,卢梭因撰写政论文章而与当局发生冲突。他晚年的生活充满了困苦和挫折,1778年他在法国的迈农维尔去世。
布伦塔诺的心理现象及其分类?
心理现象分为表象、判断和情感。意向性是心理现象的决定性因素,心理现象的特征是与对象相关联的,并且始终是行为,这种行为是在宽泛意义上说的,包括体验经历,意识状态以及单纯的瞬间过程。心理现象的分类:表象:包括直观表象和概念表象,表象总体现为一个行为,直接就是意向对象。
布伦塔诺将意动分为表象、判断和爱憎三种类型,并强调表象意动的根基性。在研究方法上,他秉持经验主义,但与冯特的实验方法有所区别。布伦塔诺主张通过内部知觉,即反省,来观察过去的心理活动,因为这种观察能避免实时心理活动的干扰。他并不排斥实验,但认为心理学应关注大体解释,而非局限于实验细节。
判断理论在布伦塔诺看来,是心理活动的体现,他区分了存在判断和范畴判断,强调简单与复杂判断的不同结构。他的目标是纠正传统逻辑的偏差,并从本体论角度深入解析心理现象的本质。真理的明见性理论是布伦塔诺的重要贡献,他区分了直接明见(基于内感知的肯定)和先天明见(分析性的否定)。
胡塞尔现象学是在德国心理学家F。布伦塔诺意动心理哲学的影响下创立的。布伦塔诺认为心理行为的意识与该行为对象的意识是同一现象,胡塞尔则认为两者有区别,意识经验的内容既不是主体也不是客体,而是与两者相关的意动结构。
除了这部巨著,布伦塔诺还撰写了其他重要作品,如《论心理现象的分类》(1911)和《感觉心理学》(1907)。《论心理现象的分类》作为《从经验的观点看心理学》的补充,可视为其第二卷的替代读本,进一步深化了他对心理学的理解。
心理现象具有意向性,即总是有所指向,包含着自身之外的一个对象,而物理现象不具有这种特性,所以心理现象的研究不同于物理现象的研究。
布伦塔诺的思想深受经院哲学影响,身为天主教徒,他将灵魂定义为心理现象,强调研究灵魂即研究心理现象。他强调心理学并非研究感觉、判断等内容,而是这些活动的过程,即心理的活动或意动。
弗朗兹·布伦塔诺的学术体系
1、布伦塔诺布伦塔诺的主要学术贡献集中在哲学领域布伦塔诺,尤其在心理学研究上花费了大量精力。他布伦塔诺的著作丰富多样,其中最为人所知的是《从经验的观点看心理学》(1874)。这本书以“经验”为名,反映出他对经验主义的深刻理解和对武断观点的排斥,他强调:“唯有经验如同导师,引导着我前行。
2、他因此成为教会自由派的学术领袖。然而,随着1872年“教皇无过说”被接纳,教会自由派的立场变得孤立,布伦塔诺面临困境。1873年,他以曾担任牧师为由,辞去了符茨堡的教职,随后也辞去了神父职务,转而投身于纯粹的学术研究和著述。
3、胡塞尔在他师从的哲学家、心理学家,弗朗兹·布伦塔诺(Franz Brentano)和卡尔·斯图姆夫(Carl Stumpf),的讲座和著作中催生了现象学说的很多重要的概念。
4、简单来说,就是对人的直接经验的研究分析。所谓直接经验就是,人在具体的心理过程中可以直接体验到的,如感觉、知觉、情感等。意动心理学派,弗朗兹布伦塔诺不认同冯特的内容心理学派,是与冯特的内容心理学派同时产生的,其观点成为一种强有力的心理学思潮。
5、弗洛伊德出生在奥地利一个犹太人家庭,自幼便展现出过人的才智,1873年进入维也纳大学学习医学,师从著名心理学专家、新实在主义先驱弗朗兹·布伦塔诺,1881年5月获医学博士学位。
意动心理学的创始人是(
意动心理学是19世纪末于奥地利南部出现的把意识的活动作为研究对象的心理学派,有奥国学派之称。1874年该学派创始人布伦塔诺出版《从经验的观点看心理学》,反对冯特的内容心理学。
可以说,冯特的内容心理学是促成布伦塔诺意动心理学的直接动力。 与冯特的内容心理学几乎同时产生,创始人布伦塔诺。1874年布伦塔诺发表了著名专著《从经验的观点看心理学》。
意动心理学创始人布伦塔诺敢于指出实验方法的局限性,这种精神是值得称道的;后继者提出的一些主张也对心理学的发展起到积极作用,推动了实验心理学对人的高级心理过程的研究。
意动心理学产生的直接原因和冯特的内容心理学息息相关。可以说,冯特的内容心理学是促成布伦塔诺意动心理学的直接动力之一。意动心理学派与冯特的内容心理学几乎同时产生,创始人布伦塔诺。
意动心理学派 意动心理学产生的直接原因和冯特的内容心理学息息相关。可以说,冯特的内容心理学是促成布伦塔诺意动心理学的直接动力。与冯特的内容心理学几乎同时产生,创始人布伦塔诺。
意向性概念是谁提出来的
意向性概念是布伦塔诺提出来的。奥地利哲学家弗朗茨·布伦塔诺(Franz Brentano)是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的重要思想家之一,他的贡献涵盖了哲学、心理学和逻辑学等多个领域。他的很多观点对哲学和心理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其中就包括他提出的“意向性”概念。
布伦塔诺提出“意向性”概念,以为任何心理动作都指向对象,没有无对象的动作,也无没有动作的对象,对象(内容)和动作不可分开,都要 研究,但心理学主要研究意动。布伦塔诺思想来源之一是康德哲学中的现象学思想。他和冯特都认为心理科学研究直接经验。
“意向性”一词作为哲学概念最初出现在经院哲学中,原意指一种存在的状态——具有意向的状态。后来曾一度在哲学词汇中完全消失,直到1874年才由奥地利哲学家F·布伦坦诺(1838—1917)重新引进哲学,成为一个重要的哲学概念。
布伦塔诺由此提出“意向性”概念,以为任何心理动作都指向对象,没有无对象的动作,也无没有动作的对象,对象(内容)和动作不可分开,都要研究,但心理学主要研究意动。 布伦塔诺思想的另一来源是康德哲学中的现象学思想。他和冯特都认为心理科学研究直接经验。
意动心理学:布伦塔诺提出“意向性”概念,以为任何心理动作都指向对象,没有无对象的动作,也无没有动作的对象,对象(内容)和动作不可分开,都要研究,但心理学主要研究意动。布伦塔诺思想来源之一是康德哲学中的现象学思想。他和冯特都认为心理科学研究直接经验。
胡塞尔的“意向性”是说:人的“意识”具有“指向”对象的能力,也因此具有“构造”对象的功能。 比如,我有一个关于“桌子”的意识,我的这个意识就能够构造一个相应的桌子。这就是胡塞尔所说的“意识总是关于某物的意识。”在胡塞尔看来,任何“意识”,总是指向对象或构造对象。
胡塞尔对意向性的理论分析深入细致,他提出了四个关键要点:意向的对象化:意识将内在的感性材料通过意向作用转化为可识别的对象,这些材料超越了单纯的行为,成为意识流中的基石。意向的识别作用:这种作用将连续的感知材料整合成一个可识别的核心,使得各个方面的视觉和阶段得以汇聚,形成清晰的认识。
《罗累莱》——布伦塔诺
年出版)一书记载布伦塔诺,为海涅诗歌谱曲或改编加工的曲目约一万首,其中被谱曲次数最多的五首诗歌是:《布伦塔诺你像一朵鲜花》388曲 《孤独立着的一棵苍松》209曲 《布伦塔诺我在梦中哭泣》149曲 《美丽的五月》130曲 《每逢注视着布伦塔诺你的眼睛》127曲。
由作曲家弗里德希·西尔歇谱曲的《罗累莱》广为流传。人物评价诗歌成为海涅的武器,他在作品中对德国进行讽刺、嘲弄和攻击。然而,掩藏在这痛恨之下的,却是海涅对德国无法割舍的赤诚的爱。身为犹太人,他从小接受的是德语文化教育,受德国文化熏陶,又用德语写作。他的性格,是生于斯长于斯的德国塑造的。
公元1802年,克莱门斯·冯·布伦塔诺和后来成为他的连襟的阿希姆·冯·阿尔尼姆共同进行了一次莱茵文学之旅,沿途收集两岸民谣和传说,日后整理成民间诗集“魔术号角”,其中有著名的“魔女罗蕾莱”。罗蕾莱(Loreley),德国著名诗人海涅诗歌的神话传说故事中的女妖。这段河段弯多水急,往来的船只经常出事。
例如歌德的《渔夫》写一渔夫受水中美女的引诱而沉入水中,表现的是泛神论的自然对人的吸引力,或自然和人的相互感应。海涅的《罗累莱》写莱茵河的水妖坐在岩上唱歌,使船夫入迷而触礁遇难,表现的是对浪漫主义的爱与美的赞颂。
《诗歌集》(1827年)为海涅赢得了世界性的声誉,是他的第一部诗集,包含《青春的苦恼》、《抒情插曲》、《还乡集》、《北海集》等组诗。
阿尔尼姆的贝蒂纳·冯·阿尔尼姆
阿希姆·冯·阿尔尼姆的妻子,德国女作家。原名克莱门斯·冯·布伦塔诺,昵称贝蒂娜·布伦塔诺(1784-1859)。1785年4月4日生于美因河畔的法兰克福,父亲是意大利商人。哥哥克莱门斯·布伦坦诺是海得尔堡浪漫派的重要诗人。她曾在修道院受教育。1806年结识歌德的母亲,并记录了她关于歌德童年的谈话和回忆。
贝蒂娜·冯·阿尔尼姆(1785--1859)是歌德、贝多芬、甚至是乔治·桑的朋友,是德. 国第二次浪漫主义的关键人物。
作家贝蒂娜·冯·阿尔尼姆(Bettina von Arnim)前往安德尼希疗养院探望时,发现舒曼的状态良好,不幸的是,有一帮虐待狂的大夫对他“照料有加”。舒曼被人为的禁锢后,失去了生存的意愿,最后惨死于绝食。热爱舒曼的大提琴家史蒂芬·依瑟利斯(Steven Isserlis)认为,克拉拉对舒曼造成了巨大的伤害。
贝蒂娜没能在场目睹这一情景,因为她侮辱了歌德的妻子(那时候她已经嫁给了克莱门斯的朋友、诗人阿尔尼姆并改名贝蒂娜·冯·阿尔尼姆)。
马克:作家,小说家贝缇娜·冯·阿尔尼姆(1785-1859)。10马克:数学家,物理学家、天文学家、大地测量学家卡尔·弗里德里希·高斯(1777-1855)。20马克:诗人安内特·冯·德罗斯特-胡尔斯霍夫(1797-1848)。50马克:建筑师约翰·巴尔塔萨·纽曼(1687-1753)。
意动心理学派的主要内容
其中色、声等感觉和映象是心理内容,属于现象学;知觉、理解、欲望和意志等心理功能属于心理学。功能和内容不可分地各自独立于经验中? 我看见红色,看为心理功能,红色为内容(现象),它们同时独立存在不可分开,心理学不能完全排除内容,但它主要研究功能。从此意动心理学又称为机能心理学。
奥地利南部出现的把意识的活动作为研究对象的心理学派,有奥国学派之称。Akt德文本义为动作,现多译作意动,以示与外显动作有别。1874年该学派创始人出版《从经验的观点看心理学》,反对的内容心理学。
意动心理学是19世纪末于奥地利南部出现的把意识的活动作为研究对象的心理学派,有奥国学派之称。1874年该学派创始人布伦塔诺出版《从经验的观点看心理学》,反对冯特的内容心理学。
现在心理学的主要流派有:意动心理学派、构造主义心理学派、机能主义心理学派、行为主义心理学派、格式塔心理学派。意动心理学派 意动心理学产生的直接原因和冯特的内容心理学息息相关。可以说,冯特的内容心理学是促成布伦塔诺意动心理学的直接动力。
所谓直接经验就是人在具体的心理过程中可以直接体验动的,如感觉、知觉、情感等。不过,冯特这里研究的并不是感觉、知觉等心理活动的本身,而是感觉或知觉到的心理内容,即感觉到了什么,知觉到了什么。冯特认为,人的这种直接经验(心理或意识)是可以进行分析的。
布伦塔诺意动心理学和冯特内容心理学的区别
布伦塔诺的意动心理学派和冯特的内容心理学区别很大,它反对心理学只研究心理内容,而主张心理学应研究心理活动的本身。铁钦纳的构造主义心理学派 这种流派实际上算是冯特的内容心理学的极端化发展,它主要强调心理学应对意识构造(从属经验)进行研究,强调任何复杂的心理现象都是由分析元素组合成的。
意动心理学产生的直接原因和冯特的内容心理学息息相关。可以说,冯特的内容心理学是促成布伦塔诺意动心理学的直接动力。意动心理学派与冯特的内容心理学几乎同时产生,创始人布伦塔诺。
意动 顾名思义 ,意识的流动 ,它主要阐明的就是说意识流的流动 而内容 是说我们思考的内容,思维的本身。其实说白了,就是意动研究的是意识的形式。内容研究意识的内容或是可称为填充物。比如:一个瓶子,瓶子本身的形状,线条轮廓的走形就是我们说的意动,而瓶子内的东西就是内容。
内容心理学研究对象:直接经验;研究方法:实验法与内省法相结合。意动心理学研究对象:意动(各种心理的活动或动作);研究方法:经验的方法,侧重于观察而非实验。主要有两种:内部知觉或反省;观察别人的言语、动作以及其他表现,并对儿童、动物、变态的人以及不同文化进行研究。
内容心理学派,该学派主张用实验和测量的方法来研究心理学。简单来说,就是对人的直接经验的研究分析。所谓直接经验就是,人在具体的心理过程中可以直接体验到的,如感觉、知觉、情感等。
意动心理学派 意动心理学产生的直接原因和冯特的内容心理学息息相关。可以说,冯特的内容心理学是促成布伦塔诺意动心理学的直接动力。与冯特的内容心理学几乎同时产生,创始人布伦塔诺。
内容心理学派 19世纪60年代,内容心理学在德国产生。内容心理学派的代表人物主要有费希纳和冯特。意动心理学派 意动心理学产生的直接原因和冯特的内容心理学息息相关。可以说,冯特的内容心理学是促成布伦塔诺意动心理学的直接动力之一。意动心理学派与冯特的内容心理学几乎同时产生,创始人布伦塔诺。
发表评论